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葫芦地里种出“人”来
来源:本站 作者:匿名 发布:2011/12/21 修改:2011/12/21
隶属:葫芦文化 点击:3127

天台谢旅志在田里先后种出济公、观音、弥勒佛等30多种形象,去年他还种出了“自己”,并开始尝试走产业化道路,最近成功申报世界纪录
    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可要是种葫芦能种出“人”来,如果不是亲眼在地里所见,你恐怕也不一定相信。
    12月2日中午,记者特意跑到天台西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看了个究竟。综合区的朋友说,葫芦地有100亩,因为季节到了,一个个“人”都被主人带走了,若早一点来,那个场面很壮观的。   一打听,朋友说是天台农业局长谢旅志的杰作。研究了5年,他先后种出济公、观音、弥勒佛、财神、圣诞老人等30多种形象,去年还种出了“自己”。
    12月4日上午,记者在天台山艺术葫芦展示厅见到了谢旅志,他第一次聊起了种“人”的背后故事。
    四方西瓜引发畅想
    2005年下半年,谢旅志在温岭考察时发现有瓜农把西瓜种成了四方,还在上面刻字,四方瓜很好玩,还挺受人欢迎。专业机械设计的谢旅志一眼就瞅出瓜农肯定用了一个四方模,让西瓜长成四方形状,当时他灵光一闪:“这没什么难度,如果能种出人来,还能长久保存下来,那就好玩了。”
    这只不过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谢旅志回到天台后,还真琢磨起这事来了,郑重其事委托博物馆的朋友替他查查史料。他把所有业余时间放在这个念头上,梨、桃子、苹果、人参果……不行,不行,全都不行,要烂掉,难以保存。
    一直过了三四个月,仍一无所得,找不到好的载体。
   葫芦漏斗点燃灵感
    一日,谢旅志和朋友在一茶室喝茶,突然发现服务员用的葫芦漏斗,一下子灵感迸发,“要的就是这葫芦。”那个兴奋劲不用说,谢旅志赶紧到老家找了块地种上葫芦搞试验。
    不久后,博物馆朋友也传来好消息,历史上还真有记载,是明末清初出现的一种宫廷艺术品,时称范制葫芦。据史料记载,清乾隆皇帝异常热衷此物,当时还有300名技术团队专门为其种植艺术葫芦,只不过当时没有种“人”,主要是一些碗、罐、花瓶等,是皇帝赏赐大臣或馈赠使节的高级艺术品。
    虽然史料没有记载种植和制作技术,但谢旅志的信心大增。
    反对他的人一批接一批
    葫芦长出来了,谢旅志向一个办企业的同学要了一些杯子、碗、棒冰盒等各样式的塑料模,跟他的农艺师朋友一起,把塑料模一一套到葫芦上去。一星期后,跑到地里一看,地里的葫芦还真变出了杯子、碗、棒冰盒的轮廓。再一星期后,一个个全烂了。
    怎么办?问问领导和专家去。
    找县领导,县领导说“你这个创意是好的,只要你种出一个济公来,就是世界上独一无二了”。谢旅志随后到浙江大学、农科院等地找到一些教授、专家,没想到这些教授、专家泼了他一盆冷水,均一致认为种不出来。
    又跑到省农业厅,省农业厅领导很感兴趣,说“很好,你真搞出来,那就是创意农业。”
    再翻史料,无果。谢旅志推测当时可能是用竹模或树模,就在模子的材料上琢磨。
    谢旅志越研究兴趣越大,把所有业余时间都放在上面,可是周围反对他的人也越来越多,农业局的农艺师,还有家人、同学、朋友,都劝他不要搞了,“就是头发搞白了,也搞不出的。”
痴心不改,葫芦地里真的种出“人”来
    “我从来就没有动摇过,也从没有怀疑过。”谢旅志说,越研究他就信心越大。
    谢旅志觉得他是学机械设计的,懂开模,也热爱艺术,懂得一定的艺术造型知识,同时又是农业局长,懂种植技术,而种植艺术葫芦恰恰就需要三项专业知识,说巧也好,说必然也好,谢旅志笃信自己就是续写史上种植艺术葫芦传奇的最佳人选。
    钢模、蜡模、松脂模……一种种模子套上葫芦,一个个葫芦相继烂掉,于是不断更换材料,还有分模、合模的技术难题一个个被攻克,模子内高温、不透气,再反复调试。谢旅志在业余时间一趟趟跑到大型模具厂,模具厂专门为他成立攻关小组。在不断的试验中,塑料模为他带来了好消息。
    2008年,谢旅志终于在葫芦地收获了第一个“济公”。
    此后,谢旅志继续研究艺术造型,先后在地里种出了观音、弥勒佛、财神、圣诞老人、寒山拾得,还有茶壶、花碗、鲤鱼等不同形象,去年他还种出了“自己”。
    开始尝试走产业化道路
    “这些艺术葫芦可以保存上千年,很受市场欢迎。”谢旅志说,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范制艺术葫芦在日本,距今将近2000年。
    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谢旅志如此痴迷,玩玩可以,哪个老板会投资呢?谢旅志说从他这个创意出来不久后,他一个办企业的同学认为虽然风险很大,但市场前景广阔,开始投资这个项目,助他将创意变成了现实。
    谢旅志说,到现在,他这个老板同学已经投资500多万元,去年其创办的天台山艺术葫芦种植有限公司在天台西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租了100亩地,开始正式尝试走产业化道路。
    “令人欣喜的是,一直困扰的成型率偏低问题今年有了很大突破,可望从0.8%提高到10%。”谢旅志说,按一亩田800个葫芦计算,会收获80个成品。目前每个市场价在1000元到几千元不等。
据了解,藤上结出的葫芦经过套模被强制改变形状后,还要经过一个木质化过程,木质化后的葫芦再经过后期去皮、上漆,才算最后成功。
    谢旅志说种葫芦能种出“人”来,在国内他还是独一无二的,他最近已成功申报世界纪录。

上一个新闻:葫芦文化

下一个新闻:菜葫芦种植技术
版权所有 2011-2012 中国葫芦第一村 地址:山东聊城市堂邑镇路庄   鲁ICP备14002950号   电话:0635-8655519  手机:13884838898